一體式保持架沖壓模具優(yōu)化改進
2019-04-11
張作超 宗曉明
(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通過對一體式保持架的特點及原沖壓模具結構進行分析,找出合格率低的原因,并對模具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經生產驗證,產品合格率大幅提高,有效提升了加工效率與產品質量。
微型深溝球軸承經常采用一體式保持架,相比于分體式保持架,它具有結構簡單、變形小、裝配方便和容易清洗的優(yōu)點,可以改善軸承旋轉靈活性等動性能指標。
一體式保持架一般外形尺寸較小,我公司生產的某型號軸承的一體式保持架外徑為6mm,該型號一體式保持架的工藝流程是:下料→成形切底→沖壓球窩(見圖1),目前,沖壓球窩工序采用的沖壓模具是多年以前設計的,加工出來的產品存在一致性差的問題,且對比測量后發(fā)現(xiàn)球窩均勻性不好,易影響軸承的旋轉靈活性。本文通過對原沖壓模具及一體式保持架自身特點進行分析,對沖壓模具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新模具具有生產效率高、尺寸精度好的特點,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
圖1 一體式保持架工藝流程
一、沖壓模具現(xiàn)狀
改進前沖壓球窩模具如圖2所示,該模具主要包括左右對開的凹模3、緊固圈4、限位柱5、壓窩鋼球6及凸模7組成。加工時,將毛坯放進凹模3中,定位柱5可以調整毛坯的位置,擰緊螺釘8可以壓緊凹模,然后將鋼球放進凹模,在鋼球表面涂抹潤滑脂,使鋼球可粘在毛坯上,隨后敲打凸模7,凸模7往下移動,因凸模7具有斜坡,可以使鋼球均勻擴散,實現(xiàn)沖壓球窩功能,然后擰開螺釘8,將保持架取出,完成一體式保持架加工。
圖2 原沖壓球窩裝置實物與結構圖
1.基座;2.螺釘;3.凹模;4.緊固套;5.定位柱;6.鋼球;7.凸模;8.內六角圓柱頭螺釘
圖3所示為采用該裝置生產的一體式保持架產品放大圖,由圖3可以看出,球窩沖壓不對稱,左右兩側深淺不一致,且不同的球窩深淺也不一致,經過檢查驗收,合格率只有60%左右,而且每沖壓一次球窩,模具都要重新安裝一次,效率不高,影響了產品的正常生產。
圖3 采用原裝置生產的一體式保持架放大圖
二、問題分析
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沖壓球窩工序存在以下問題:
模具精度。原模具采用了如圖2所示的分體式凹模,雖然可以讓加工后的保持架更容易從凹模中退出,但這種結構存在等分精度不好的問題,而且在沖壓球窩時,鋼球會對凹模造成周向壓力,會對凹模等分精度有不利影響。
導向裝置。原沖壓窩模具沒有導向裝置,在沖壓球窩時,鋼球可能會出現(xiàn)偏斜,造成鋼球受力不均,從而造成左右兩側壓窩深度不同。
操作方式。該模具采用手工在鋼球表面涂抹潤滑油的方式來保證鋼球不掉落,手工操作的一致性差。
鋼球運動軌跡。鋼球在沖壓球窩過程中,屬于自由運動狀態(tài),極易出現(xiàn)沖壓出的球窩不均勻的現(xiàn)象。
三、改進策略
經分析,造成沖壓球窩不均勻的根本原因是沖壓模具結構不合理,因此對沖壓模具結構進行如下優(yōu)化設計:
設計上下凹模結構,有利于增加模具的等分精度。
設計凸模導向裝置,避免鋼球在沖壓時發(fā)生偏斜。
設計壓窩自動填球裝置,避免人工填球,大大提高了鋼球運動的導向精度。
四、優(yōu)化后模具結構
圖4所示為優(yōu)化后的一體式保持架模具結構,沖壓球窩時,首先將毛坯放入上凹模7中,上凹模7下降,頂料筒6將毛坯壓緊,上半凹模7與下半凹模2形成一體化的凹模,整個模具隨上模向下運動,心柱12的斜坡促使鋼球沿鋼球導架11向四周擴散,然后壓入凹模內,Z后,上模向上運動,鋼球在頂桿3與環(huán)形拉簧13的作用下復位,一體式保持架加工完成。
圖4 新壓窩裝置實物與結構示意圖
1、8.彈簧;2.下半凹模;3.頂桿;4.鋼球;5.頂桿導架;6.頂料筒;7.上半凹模;9.上模座;10.工件;11.鋼球導架;12.心柱;13.環(huán)形拉簧;14.導柱;15.限位環(huán);16.下模座
五、效果檢驗
圖5所示為采用新結構模具生產的一體式保持架結構,由圖5可以看出,一體式保持架球窩左右形狀一致、均勻性好,而且不同球窩的等分一致性也大幅提高。
圖5 采用新裝置生產的一體式保持架放大圖
目前我們采用新型壓窩裝置已生產加工一體式保持架產品3000件,球窩的等分精度與均勻性均有大幅提高,裝入軸承后進行檢測,旋轉靈活性良好,成品率從60%提升到97%,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來源:《金屬加工(冷加工)》 2018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