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電學院郭康權教授研究發(fā)明的“CURVED TRENCH BALL BEARING”(一種曲溝球軸承)、美國專利號:US9970484 B2,在美國獲得授權。這是該校首個通過PCT途徑在美國獲得授權的發(fā)明專利。



軸承示意圖
曲溝球軸承Z大的改變就是把傳統(tǒng)的深溝球軸承的“溝”改成了“曲線溝道”,這樣軸承就能在轉動的同時做左右擺動。
一般的軸承允許做回轉運動,而限制軸的擺動,這對一些農產品加工機械來說是很大的弊端,所以我們發(fā)明了這種采用“曲線溝槽”的曲溝球軸承,通過這個軸承可以把現存軸承的回轉運動變?yōu)橥鶑椭本€運動。因為,現在的回轉運動與往復運動的轉換機構也只有有限的四五種,像曲柄連桿機構、曲柄滑塊機構、凸輪機構、擺環(huán)機構等,而曲溝球軸承可以新增一種把回轉運動換成往復直線運動的新型機械機構,這就是這個軸承的創(chuàng)新之處。

“曲線溝道”
軸承是一種通用機械零件,在回轉運動的機械設備中不可或缺。曲溝球軸承的優(yōu)勢在于:將曲溝球軸承運用到脫皮機、剝殼機等機械設備中間時,它可以實現在轉動的同時進行擺動,而這個擺動有同時會對果殼、果皮起到一個揉搓作用,從而可以提高機械的作業(yè)效率,使機器的結構更加簡化。
利用該曲溝球軸承能夠簡單方便的將回轉運動轉換成往復直線運動,拓展了機械運動轉換的新方法,為機械基礎教科書中的運動形式轉換增添了新內容,在農產品加工機械、輕工和食品加工機械中具有廣泛用途。
該專利是完全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平臺自主完成的研究成果。近年來,郭康權教授在該領域獲批1項發(fā)明專利,3項國家發(fā)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內容涵蓋軸承、軸承座、擠壓揉搓機構、軸承性能檢測試驗臺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
軸承是一個被全世界廣泛使用的機器零件,在我們中國發(fā)明出了一種新的結構,一種全世界都沒有的新結構。于是我們決定進入視野,在美國經過審查以后,承認這是一種Z新的機械零件,并在美國獲得了授權。這樣,我們的專利獲得了認可,我們可以自豪地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專利發(fā)明方面的地位得到了提升!